云南省卫健委新医改:基层编制,薪酬将有大变化
现代医院院长网
2020-08-10

     云南省公布最新医改文件——《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秘书处关于学习推广祥云县典型经验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的通知》。

 

     在这份医改文件中,云南省明确表态,将全省学习推广祥云县县域综合医改经验,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那么云南省县域医共体该怎么今后要怎么建设?基层医生的待遇问题能否解决?

 

     省医改文件: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通知》提出,学习推广祥云县典型经验推进县域综合医改,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01

构建整合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据文件要求,构建县域医共体,要包含以下医疗机构:

 

1、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

 

2、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慢性病长期照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

 

3、尽可能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

 

4、探索建立医学影像、医学心电、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等业务中心。



02




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

     在医保资金支付层面,《通知》提出,要明确医保资金打包的范围和标准,明确结余留用的范围和额度,明确政策执行的年限,建立落实“结余留用、超支自付”机制。

 

     要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数据要及时完整上传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对不合理费用要严格执行扣款。



03





实现县域内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各州、市、县、区在谋划改革顶层设计时要同步考虑信息化建设,重点要实现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的运用,实现“乡检查、县诊断”,提升医共体服务效能和管理效能。



04





实行编制,岗位“县管乡用”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将现有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统一管理,逐步实行编制、岗位“县管乡用”,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要建立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对所需适宜人才可由医疗卫生机构自主招聘。

 

     这也意味着,县域医共体内编制将实行统一管理,原先属于乡镇卫生院编制的基层医生,将有可能成“升级”为县医院编制。



05




缩小基层与县医院,工资,绩效差距

     认真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和动态提升医共体工资、绩效工资总额和薪酬水平。

 

     医共体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额内可打破人员身份限制,进行自主分配,并向基层人员倾斜,逐步缩小基层与县级医院同等年资和水平医务人员的薪酬差距,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06

完善绩效考核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要围绕职责履行、医疗质量、费用控制、运行绩效和群众满意度等重点,制定考核医共体的指标体系和办法。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的任免和奖惩挂钩,与财政补助、医保偿付、薪酬总量等挂钩。



07

药品,



药品,耗材,设备实行五统一

     推进药品、耗材、设备供应保障机制改革。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在优先采购使用基本药物的前提下,可实行县乡村三级统一目录、统一议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供应。



08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要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将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腾出的空间在确保群众受益的基础上,重点用于及时相应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医疗服务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今年起,多省份发布文件将构建紧密型医共体作为基层医改的重点任务,而总的来看,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议,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管理和运营机制将更加规范化,而基层医生的编制及薪酬待遇,将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基层的“大锅饭”即将打破,基层医生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现代院长网


现代院长网


院长智库中心


     各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近年来,祥云县委、县政府秉持“优质医疗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打造了一条由“县级强”到“县域强”的综合医改升级之路。2019年,祥云县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医院,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改革促进发展,优质医疗服务同质可及。2020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0〕9号) ,祥云县作为全国18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之一,获国家表扬激励。为充分发挥典型经验对全省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现就学习推广祥云县典型经验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

     1.祥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改工作,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医改领导小组,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由县长担任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把公立医院建设和改革发展事项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全面履行政府办医责任和监管职能,先后制定出台各项改革政策措施27项,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优化医院外部治理体制机制。一是突破编制瓶颈,实施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将新招聘人员及考核优秀的合同制人员纳入备案制管理,与编内人员同工、同酬、同待遇,突破了编制、聘任历史难题,促进公立医院“用活、用好、留得住”人才。二是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取消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不超过40%的比例限制,分配比例逐年提高5%-8%;赋予医院绩效分配自主权,强化绩效考核及结果运用,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在2012年开始实施DRGs支付方式改革基础上,充分利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等改革窗口期,先后开展5轮共计2620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断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9年药占比下降至26.06%。

(二)强县级,全力打造县域医疗服务“火车头”

     1.健全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祥云县人民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医院章程中明确党委的领导地位,把党的建设融入医院运营管理全过程。建立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风险防控体系。在省内率先将DRGs评价指标CMI(技术难度)值和RW(疑难病例数)值纳入绩效考核,客观评价临床科室诊疗技术风险难度和质量内涵,体现优劳优质、优质优效、优效优绩、优绩优酬。建立工作督办和问题清单制,以“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督办=零”的执行公式推动工作落实。2019年,共督办工作落实380项,解决问题2162项。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每周3-5名职工代表参加医院行政办公会,重大事项交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实行全面预算及全成本管理,推行SPD资产管理模式,实现物资耗材一体化、精细化、效率化管理。

 

     2.多措并举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祥云县人民医院全力打造医疗服务制高点,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建设特色专科14个,引入新技术、新项目300余项;推行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先后开展20个MDT项目;大力推进日间手术,病种数由2018年的17种提高至2019年的25种,每月平均日间手术数提高至220例。成立医学人文办公室,专项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展13项惠民便民服务项目,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投入约1千万元全面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2019年“五个中心”全部通过评审验收。

(三)强县域,积极构建县域医疗服务新体系

     1.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解决“县强、乡弱、村难”的医疗现状,祥云县按照“强县级牵得住、活乡镇接得住、稳村级守得住”的改革目标,积极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中医医院、县妇计中心、县疾控中心协同,11家乡镇卫生院为枢纽,136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


     一是建立完善分工协作、发展激励、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双向转诊、培训指导、慢病管理、大健康管理“八个工作机制”,实施行政、财务、人力资源、医疗业务、绩效考核、资源配置、集中采购、信息化建设、医保预付、健康服务的“十统一管理”。二是建成县域远程会诊、心电诊断、影像诊断、检验、消毒供应及健康管理“六大远程中心”,建立了“乡检查、县诊断”协作模式,并按各级机构承担的工作量和成本费用进行收入分配,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不断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激发乡镇卫生院发展活力,筑牢村卫生室发展基础。


     在县人民医院全面建设“五大中心”的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同步建设心脑血管救治站,全力打造县域内急危重症医疗救治网络。三是进一步明确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制定服务清单、病种下沉及慢病管理等措施,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服务人口等情况,将卫生院划分为ABC三级,按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状况,将病种分类下沉,其中ABC级卫生院分别不少于100、78、50个病种,且要求每年基层诊疗病种提高不少于10%;严格落实双向转诊和急慢分治机制,引导患者“因病适医”在基层首诊。四是按照“双向流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原则,医共体内人员统筹调剂分配和使用,总院下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至分院工作,分院选派人员到总医院轮岗、培训等,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基层服务能力提质增效。五是搭建医共体大数据平台,实现县域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公共卫生等诊疗数据互通共享,支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际应用,患者在县域实现身份证就诊“一卡通”。

 

     2.实施医共体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2018年以来,祥云县在医共体内大力推进“总额打包、结余留用、超支自担”的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并积极运用2012年以来DRGs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医共体内严格推行县级住院DRGs结算,乡镇卫生院住院诊疗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结算的医保支付改革模式,并将DRGs评价指标CMI值、RW值和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建立起医共体内自我约束及控费机制。实行结余资金留用,在医共体建立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医共体内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

(四)强优势,推进落实防治结合新模式

     充分发挥紧密型医共体优势,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计中心及县疾控中心共同牵头组建健康管理中心,按各医疗机构职能职责先整合、后分工的工作模式,融合预防、保健、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相衔接的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医防融合的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县、乡同步设置慢病健康管理师,健全管理体系,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冠心病等致死率高的慢性病实施规范建档、随访等,建立了健康宣教、预防、治疗、随访于一体的防治结合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祥云县充分发挥紧密型医共体医防融合联动机制优势,迅速反应,综合部署,通过“双整合”、“四强化”、“七统一”,构筑县域疫情防控的的坚实“防疫墙”。


     一是医共体内实行疫情防控统一领导指挥、统一标准流程、统一物资调配、统一动态监测、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信息报送及统一宣传发动,形成医共体内上下防控“一盘棋”。二是整合医疗资源及医务人员,将医共体中医医院设为全县疫情防控发热就诊病区集中收治发热及疑似患者,普通患者全部并入县医院治疗;整合医务人员组成行政领导组、发热门诊组、治疗组、护理组、感控消杀组、后勤保障组等13个工作组,举全力开展防控及诊疗工作。三是强化三级联动,实施属地化、网格化管理。制定县乡村三级联防、转诊流程及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联防联控,筑牢医共体疫情防控防线。

二、学习推广祥云县典型经验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的重点任务

 

     各地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一个转变、两个重点”(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祥云县的担当精神和改革勇气,因地制宜积极借鉴其改革路径和做法,敢于亮剑、勇于创新,实打实、硬碰硬推进县域综合医改,雷厉风行、见底见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痛点堵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任务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县域综合医改组织领导 

     各地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要求,由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一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统筹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财政要积极支持深化医改工作,确保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并对中医医院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各地结合医改重点任务推进、区域卫生规划落实等情况和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完善财政投入方式。

(二)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整合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开展县域内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的前提条件,必须作为首要任务来推进。要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紧密型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和民营医院牵头组建,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各地在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中,要有效确保公立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平等参与。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五部门联发的《关于做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并结合当地实际推进试点工作。

 

     1.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构建医共体体系时,除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外,还要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慢性病长期照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纳入到整体规划之中,为医防结合、医养结合奠定基础;还要尽可能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激发体系内多元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要探索建立医学影像、医学心电、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等业务中心,推动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2.建立有力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明确人、财、物的管理权和调配权,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分工协作关系和双向转诊机制,建立考核和分配机制,真正把医共体建成责任和利益的共同体。

 

     3.抓好能力提升这个关键。一要做强县级医院龙头。要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通过组建跨地区医院联盟、城市三甲医院对口帮扶等方式,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使其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有条件的要逐步达到三级医院水平。二要做实基层网底。要发挥医共体人员、技术、服务统一管理、纵向流动的机制优势,采取培训、轮岗、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乡村两级医技人员的水平,也可采取巡回医疗、驻村服务等方式提高乡村两级的服务能力。

(三)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

      各州市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四部门联发的《关于印发开展县域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资金按人头打包付费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医保基金重要杠杆作用,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指标和按病种付费等的支付标准。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等纵向合作服务模式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可按协议约定向医疗机构预付部分医保资金。

 

     1.建立激励机制。要将医保资金“结余留用、超支自付”这一机制用足用好,明确医保资金打包的范围和标准,明确结余留用的范围和额度,明确政策执行的年限,真正使“结余留用、超支自付”成为引导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助力紧密型医共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调动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性的好机制。

 

     2.建立约束机制。要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数据要及时完整上传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对不合理费用要严格执行扣款。同时,要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开展打包付费的试点县(市、区),医保部门要牵头商卫生健康、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考核办法。打包资金要预留合理的额度,根据考核结果再进行结算。

(四)搭建好信息化这个重要平台

     信息化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最便捷的方式,是实现医共体内部人、财、物高效管理的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医保资金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信息化支撑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将给医共体管理带来困难,尤其是对人口多的县(市、区),管理难度会更大。各州、市、县、区在谋划改革顶层设计时要同步考虑信息化建设,重点要实现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的运用,实现“乡检查、县诊断”,提升医共体服务效能和管理效能。

三、加强组织实施




     各州市要明确本地区各县市和相关部门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各州市医改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问题,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责任,协调指导各县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云南省42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要先行先试,发挥好排头兵作用。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0755-23228976